义和钢构:用实力“装配”建筑行业新动能
大型机械来回穿梭,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熟练地将叠合板安装到位,安监、质检、监理等部门负责人员对整个吊装过程进行全程监督……近日,青岛市即墨区首个装配式综合体建筑——经济开发区2号邻里中心装配式建筑项目顺利封顶。
该项目由青岛义和钢构有限公司承建,属于装配式钢框架结构。作为青岛钢构行业领军企业、省级装配式建筑基地、郑颖人院士工作站、中国钢结构金奖获得者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理事单位,创建十五年时间,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跻身行业领军企业,秉承“要做就做最好的”发展理念,青岛义和钢构有限公司用实力“装配”着建筑行业新动能。
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。近年来,聚焦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目标,从国务院、住建部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密集出台政策和规划,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。所谓装配式建筑,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,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(如楼板、墙板、楼梯、阳台等),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,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。
走进公司生产车间,看到的是一派繁忙景象:工人们各司其职,生产线上的钢板经过切割、电焊、打磨等工序后,组成一套套完整的钢结构部件;七八辆大型拖挂车进进出出,将钢构件送往施工现场;机器人焊接机正在快速工作,随着一阵阵蓝光闪烁,厚厚的钢板便被切割下来,而现场并无明显的噪音。
公司副总经理郭淑玲介绍,随着互联网工业的飞速发展,义和钢构加快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清洁化生产改造步伐,推动制造体系向“智能制造”方向发展。2019年引进2台机器人焊接机,成为青岛钢结构行业第一家引进机器人设备的企业。“机器人焊接机工作速度在60-3000px/分钟,一台机器人可以代替4个人工,极大提高生产效率。采用机器人焊接时,通过电脑设置每条焊缝的焊接参数,焊缝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,焊接质量也更加稳定。”郭淑玲说。目前,公司厂房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,拥有8条生产线,年产能超过10万吨。
2016年,对于义和钢构来说,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,对于青岛地区钢构行业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一年:这一年,义和钢构承建的北汽新能源莱西生产基地项目荣获“中国钢结构金奖”,成为青岛地区到目前为止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工程项目。
“那一次,全国同批获得金奖的企业几乎全是‘中’字打头的国字号,以‘青岛’命名的义和钢构显得特别惹眼。站在领奖台上,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给青岛钢结构行业争了光。”说起这次获奖,公司董事长刘杰脸上透露出无比的自豪。
金奖的背后,是义和钢构对科技的高度重视、对人才的无比推崇。
2013年10月,义和钢构与青岛理工大学联合设立产学研研究基地。同年12月,与青岛理工大学科技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。2014年,成立青岛市级技术中心,先后与清华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天津大学、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技术革新,成立青岛绿色建筑专家工作站,搭建物理、机械、检测等实验室,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2016年9月,公司成立郑颖人院士工作站,成为山东省首个钢结构院士工作站。目前,义和钢构技术中心拥有上百人的专职研发人才团队。
依托强大的科研队伍,一批新技术、新工艺不断在施工中得以应用: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结构吊装技术,超声波探伤仪、X射线仪、扭矩测定仪等钢结构检测设备,超大重量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、大型复杂空间钢结构双机台吊技术……公司获得100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及5项省级工法证书。
2017年,义和钢构生产经营规模开始稳居青岛同行业首位。2020年公司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,逆势而上,销售收入稳超10亿元。
作为绿色环保新型建筑形式,钢结构建筑在发达国家早已应用成熟,在日本,钢结构建筑甚至占比达40%。义和钢构成立贸易部,通过引进国际贸易人才,研究探索国外市场。2010年12月,第一单外贸出口钢结构产品漂洋过海到了毛里求斯。目前,公司已获得外经贸部对外出口、设计安装、咨询经营权。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、毛里求斯、斯洛文尼亚、孟加拉国、俄罗斯、秘鲁、斯里兰卡、玻利维亚等国家。
在公司总部办公楼大厅,赫然写着“百亿吨产量、百亿元产值”和“百年建筑、百年企业”的“双百”目标。“最终要把园区建成立足山东、辐射东北亚,达到世界水平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。”刘杰信心满满。
(经济日报记者 刘成 通讯员 杜梅 刘元平)